2019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將制造業等行業的現行增值稅稅率從16%降至13%,新政策從4月1號開始正式實施。
增值稅稅率,4月1日起將由16%改成13%。請之前與我司有合同16%稅率發票的客戶,將款項轉入我公司賬戶,以便我司近期將16%發票開給您。合同簽約未付款或只付了預付款的,四月一日起發票稅率自動改成13%,我司不承擔差價!
這樣自行在朋友圈或發正式文件給你的客戶合理合法嗎?如果是你的客戶要求你的產品降價怎么辦?降或不降?
本來這一降稅政策的出臺對制造業是一項重大利好,卻成了無數老板難言的痛,客戶借機提出了降價要求,基于政府提出的增值稅從16%降至13%,降了3個百分點,所以價格方面也降低了3個點。
降稅3%≠降價3%,教你算給客戶看!!
不再入坑!!
我們模擬一下這筆賬:
1
現在假設你的采購成本是10000元,成交價是12000元:
如果按照原本16%增值稅率:
進項稅是10000*0.16=1600元,
出項繳稅是12000*0.16=1920元,
納稅額為:1920-1600=320元。
按照新的增值稅為13%:
進項稅是10000*0.13=1300元,
出項稅是12000*0.13=1560元,
納稅額為:1560-1300=260元,
這意味著降低增值稅,讓老板們少繳納了1740-1680=60元增值稅。
2
但如果你給客戶降價3%,成本價還是10000元,而成交價是12000*(1-3%)=11640元。
按新的13%增值稅率,
進項稅是10000*0.13=1300元,
出項繳稅是11640*0.13=1513.2元,
實際進項抵扣后,
納稅額為:1513.2-1300=213.2元。
這比原來未降價未減稅
少賺了1680-1426.8=253.2元,
利潤減少了253.2÷1680=15.1%
這意味著在你給客戶降價的情況下,如果你的供應商沒有給你同時降價,利潤將會出現較大的損失!
//////////
其實國家降稅,并不是對銷售價格也降低同樣的百分比,與商品價格是無關的!增值稅是價外稅。國家也不會限制規定一個企業的市場售價。借勢要求其合作配合伙伴都要降3%價格的企業,不是不懂,就是借故耍流氓。